之前,一家上海的家政公司發布了一篇題為“清華-保姆阿姨35k 管家“的帖子,引發了大量關注。帖子一經發出,網友一片嘩然。清華與家政是兩個極端對立面的概念,就好像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別,這樣的兩個詞語碰撞在一起,難免讓人大跌眼鏡。
在固有印象里,清華就等同于高精尖,而家政則更多的是不那么體面的一份職業,兩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然而我們再仔細地看一看這個案例,清華的保姆阿姨做的是35K的管家業務。首先我們要明白管家這個詞,管家的起源在于法國,盛行于英國宮廷,英國宮廷將管家的職業理念和職業范圍按照宮廷禮儀進行了嚴格的規范,一般只有貴族才能夠享受這種服務,在現代社會指為集體管理財物或日常生活的人。隨著GDP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也得到了質的飛躍,越來越多的人跳出了“溫飽”這一層面,轉而追求生活質量,而管家,提升生活質量的途徑之一。就像時尚品牌也有高中端線區別一樣,管家其實就是家政服務的高端線。
據家政港www.jiazhenggang.com小夢了解,管家是更加高端且專業的一種家政服務形式,其服務范圍已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打掃、做飯、帶小孩等等。管家能夠為雇主提供科學營養的餐飲,打理雇主日常,更有甚者還能夠幫助雇主處理商業事務,這些都是普通的家政服務所不能達到的高度。我們再回頭來看這個帖子,這位保姆是清華的,意味著其知識教育水平與專業素養都高于大多數普通家政阿姨,作為管家是綽綽有余。那么作為高精尖的人才來從事家政服務中的高端線職業,本身也就是無可厚非的。我們應該打破對家政服務原本的固有印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都需要高精尖人才。有研究衛星的人,就有保障后勤的人,每份行業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選擇家政行業也不應該有那種“羞恥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對職業的認知也應該有所改變。
這個案例也啟發了家政企業。在選擇就職家政服務的的人群中,絕大多數都是上了一定年紀在家無事可做的阿姨們,這些阿姨其實原本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家政服務培訓,很多都是靠著原本的生活經驗就上崗工作,雖然說隨著家政服務平臺的推廣,現在的家政從業人員素養已經得到了提升,但是普遍素養還是偏低,年齡也都是偏大的,缺少新鮮血液。再加上如今二胎、三胎的開放,年輕家庭的家政服務需求也隨之變大,年輕人的思想更加新穎、與時俱進,對于家政服務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傳統的家政服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家政港小夢認為,家政服務平臺應該要對家政從業人員進行一個選拔。實際上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需要人才與人才選拔的,家政行業也是如此。對于一些傳統家政從業人員,應該對他們進行一定的知識與技能培訓,技多不壓身,這樣才能滿足雇主的多樣化需求。知識的灌輸則是減少溝通障礙,提升服務質量。當然,能夠發掘招收到年輕優質人才更好,不僅減少了培訓的時間成本,也能優化企業的人員組成。
當然了,要招收更多的青年群體加入家政行業,在教育方面就要開始落實。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了家政專業,術業有專攻,培養的人才也將會是未來家政行業的領秀。
家政服務平臺要越做越優秀,在人才選拔這一方面也要下功夫,這樣才能值得被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