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情況:
小朋友幼兒園在讀,明年進小學,打算后年請老人回家休息了,也就是到小朋友二或三年級,自己+鐘點工全面搞定。今年開始先咨詢、準備起來。
爸爸工作非常忙,持續性搞家務搞作業是靠不上的;只能空閑時算個錦上添花的作用。
周邊案例
我周圍目前只有三個家庭是在職狀態下的全靠自己。一個家庭爸爸也很忙主要靠媽,孩子目前小一在讀。媽媽自己說雖然有鐘點工但是到家還是被瑣碎事牽制精力,好容易停下來了只想休息,孩子基本零基礎目前有點吃力的;
第二三個家庭都是夫妻雙打,孩子都還在幼兒園,一個男孩子很皮一直被老師告狀(但我覺得這是本身性格調皮,和家里人多人少沒什么關系);還有一個目前看著家庭運作正常,幼兒園出來直接進晚托班,父母下班都很早,回家做完飯再來接孩子(我們附近的晚托班已知的不怎么樣,靠晚托班全面搞定作業不太靠譜)
我工作不忙,到家時間17:45;基本無加班,無任何出差應酬。偶爾加班的話,可以把工作帶回來做,不用人在公司坐著,只要第二天交得出貨就行。工作時間普通強度,不是無所事事也不是忙到喝口水都沒時間。
出門最晚8:00,那我覺得自己送應該也來得及。就是小學放學聽說2:00-3:30都有,每天還不一樣。那就要鐘點工接一下。小區門口和校門口門對門,隔開一條馬路。
我這邊四老都在上海,就是住得遠。有特殊情況可以頂上。而且老人能力都還可以,上網都玩得轉,也有自己能開車的。所以不至于發生硬頂在杠頭上的狀態。
主要是我們自己考慮老人年紀大了,讓他們過好自己的生活,多旅游多養生,不要圍著小孩轉。
我問下你一個人主帶,小孩學習的自覺性如何?怎么培養大人沒到家,小孩自覺完成力所能及的功課的習慣?(我現在咨詢,就是因為現在孩子才幼兒園,覺得準備這件事情的時間還比較長。充分準備后就比較容易成功)
就是身體非常不好,這也是我發上來聽大家意見的原因,否則我就一二三直接自己干了,我現在燒飯,下午空下來把目前想到的困難發上來給大家參詳一些下!
現在又有兩個困惑
困惑一:
小孩自我管理問題
假定請鐘點工接孩子+做飯;我自己是17:45可以到家,中間刨去回家、洗手換衣吃點心,中間大概還有近2小時的空檔。不知道如何培養小孩在這2小時內能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作業?(也不是說一刻不停學習2小時,就是把自己能做的先做了,可以玩一會兒的)
前面有人提議的定位手表和探頭已經記下了,這些到時可以實現。(另:靠譜晚托班也會持續關注,做個備選)
困惑二:
鐘點工的工作安排與自身精力
計劃鐘點工每天3-3.5小時,打掃衛生、洗衣服、接孩子、燒飯、洗碗,房子不大的才70多。(還有些零碎家務,總之盡量家務外包,節省體力)
但是光靠鐘點工肯定不能實現家務的全覆蓋。比如各類整理還是得靠自己,另外費時間的菜也要靠自己周末弄(一般鐘點工只能實現A炒B炒C吧,總體自己還是要費心很多;我目前也用了幾年大概十來個鐘點工,所以不會對鐘點工抱有過高期待和要求)
日積月累天天這樣操作,想想會非常消耗個人精力。也因為我身體不太行,所以對這方面其實也很忐忑。
時間能保證的,我基本不加班(一個月最多兩次可以帶回家干,第二天能交就行);完全不出差不應酬,夫妻二人工作的公司都算穩定的,但年紀都不小了,工作只能說穩中求進。
獨立能力自己評估還湊合吧,家務全部都能自己干,也會開車。孩子出了月子就是自己和白班阿姨帶到一歲去上班的。當中阿姨過節放假,我就一個人帶娃一個人燒飯搞衛生,上廁所么一手抱娃一手束褲子呀。
但是身體不太行,所以上來問問可行性。如果身體素質非常強大我就直接干了。
心理素質是哪方面?是說很忙亂的時候對娃仍然十分耐心不暴走嗎?這個上學了感覺不一定能做到,周圍吼娃的挺多,我覺得我也沒比別人強。
如果老公也是每天回家能持續穩定貢獻勞動力的話,我就沒問題發上來問了。爸爸態度很積極,在家非常肯帶娃。但經常不在家,或者很晚回來頂不上用。所以我要提早兩年規劃這件事,把能做的提前做掉,提高“脫老”成功率。
陪讀吃不上好飯的問題也是很實際的,但周末也許可以把陪讀活動集中在其中二老所在的一個區。這樣補課、天倫兩不誤,每周上門吃頓飯老人肯定歡迎的。是我們自己不想天天吊著老人帶娃,鼓勵他們多旅游多養生。
孩子生病我很有經驗的,不是大病一般而言沒問題。而且小朋友病了老人會來幫忙的,后備支持可以。
老公么這個工作節奏持續很長時間了,倒沒什么怨言。因為爸爸但凡在家都很稱職。
但是如果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小孩成績仍然很差,我自問要暴走的!
我們并不要求小孩能考到上海大學這樣的211,那么包郵區的全日制本科希望可以來一個。當然我知道現在這個要求并不低,畢竟辛辛苦苦雞血9年,一半人上不了高中。
但我有時會想,如果小孩讀書都靠盯沒有自覺性,等到孩子大一點哪天四老一病倒,我們作為雙獨子女肯定搞老的,小孩不還是讀書癱下來。那最終的結果就是差不多的。既然最終差不多,還不如早點“脫老”,讓老人過個休閑的晚年。否則就是誰都沒有落著好。獨生子女不知不覺走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準中年,生活不易。